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

20120225 康薩仁波切(Khangser Rinpoche)開示修心


    我們一生的修行可以從兩個過程來觀待:1. 出生之後到還沒死亡之前如何修行 2. 死亡之後在還沒投生之前要如何修行。我們學習佛法,如果在這兩個過程都無法獲得利益,就會損失掉學佛的利益。

1. 出生之後到還沒死亡之前如何修行
   我常常提到,在我們還沒死亡之前,如何利用佛法讓我們快樂;遇到障礙要如何面對困難。我們平常都有自主力,是否學佛是我們的自由;但是不管我們是否相信佛法,在還沒死亡之前每個人都會希望得到快樂、不要痛苦。當面臨到問題時還是要解決,所以我們須要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要如何應對,如何保持心中的快樂平靜;而使我們的心能夠保持快樂平靜就是佛法的作用。
    當面對困難時,我們應該要從內在的心來找到方法解決它,可是很多人都想從外在尋找方法來解決,這就是有無學佛的差別。舉例來說,有不少人在遇到困難時,就會想要吸毒、酗酒、或是到酒吧去找尋快樂;這些都是試圖要由外在找方法解決自己的困難。但事實上,我們應該用調幅內心的方法來解決心中的問題。吸毒者當中,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在內心感到不快樂時,就會使用毒品來解決心中的不愉快。這樣只是利用外在的方法來解決不愉快,他們不知道學佛之後,是可以用改變自己內心的方式來解決面對的問題;只要心中改變想法,就可以產生很大的改變。
    由此看來,我們學習佛法如果沒有辦法改變我們的內心,那學習佛法也沒有用。當我今年初在台灣弘法時,有人告訴我他們在上完課後,覺得自己獲得改變;這真的讓我覺得很欣慰也很開心。以從前的我來說,當心中不愉快時,就會容易發脾氣,覺得很無奈,好像自己無法自主的控制它。後來找到方法來對治之後,就發現當自己不愉快或生氣時,是可以有很大的自主力來控制這些的。而這樣的自主力是如何來的,這都是透過修持讓內心改變,讓我們的自主力愈來愈強。所以在修行上,我們是可以透過修心和密法的修持來加強自主力,讓我們的心愈來愈能受到控制。


2. 死亡之後在還沒投生之前要如何修行
   在我們死亡之後到還沒有投生之前,在密法中就有提到要做的修行有哪些。而在密法中也有提到死亡的過程和中陰生的過程是怎樣的情況,所以我們之後的課程會開始作中陰的教授。

    
    所以我們這輩子要有兩個計劃,一個是死亡之前的計劃,一個是死亡之後的計劃。我們想要生活得愉快,作計劃很重要;這就像是國家要有長遠的計劃,計劃做的愈久,則國家的治理會愈好。我們今生到還未死亡之前的計劃就是學習修心的法門。而我所講到關於修心的部分,對於佛教徒或是非佛教來說,都是可以做到的。但如果講的更深入一點,我們可以祈請本尊的加持,使我們在修心的方面更進步,很快就能得到修心的成就。
    針對平常的修行,噶噹派上師有說過:「我們眼光要放遠一點,心要平靜一點」 這告訴我們,修行時不要太心急,想要馬上得到結果。我們應該將眼光放遠一點,慢慢的持續地去做修行。如果我們的心可以慢慢的改變,這樣的改變才能夠更穩固。如果只是很急得去做,這樣修行的結果有時候反而是不穩定的。只要我們在平時持續的修心,就可以養成修心的習慣,讓一切變得很自然。只要我們修心,內心就可以得到改變;如果內心獲得改變;我們的心就可以更加堅固。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